作為Win8系統的一大特色,Windows 8 UI界面一直是很多網友重點關注的地方,而Windows 8 UI下如何選擇瀏覽器自然也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眾所周知,為了新版Windows 8,微軟花費了很大氣力打造了一款全新IE,創新性地將Windows 8 UI與傳統界面合并到同一款軟件中。然而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國內用戶普遍對這個IE10還有很大抵觸,這其中有習慣問題,也不乏對新版IE的各種不了解。 那么在全新的Windows 8 UI平臺下,我們究竟該如何選擇?筆者挑選了市場中幾款知名的Windows 8 UI版瀏覽器(IE10 Windows 8版、QQ瀏覽器觸屏版、UC瀏覽器HD版、Chrome Windows 8版)簡要點評一下。
1. 啟動速度 和傳統瀏覽器一樣,啟動速度仍然是評價一款Windows 8 UI版瀏覽器的最有力指標,畢竟第一印象常常是決定我們是否卸載這款瀏覽器的最大因素。和熟悉的桌面版一樣,Windows 8 UI版瀏覽器也分為冷啟動和熱啟動兩個時間,測量方法依舊是大家熟知的秒表+三次平均。
相比其他第三方瀏覽器,IE10的優勢十分明顯,無論是冷啟動還是熱啟動,都是四款瀏覽器中最快的一個。當然桌面版時代就已經很出色的Chrome也不錯,相比另兩款國產瀏覽器要強很多。 2. 界面布局 相比幾乎已經定型的傳統界面,Windows 8 UI版的確是個新生事物,因此各家廠商也沒有太多參考,完全是依照自己的理解進行開發。從截圖中可以看到,除Chrome外,其余三款瀏覽器均采用了地址欄下置風格,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讓手指輸入更加方便(可參照大屏智能手機)。 相比之下唯有Chrome觸屏版誠意不足,整個界面完全就是照搬了桌面版樣式,甚至連字體和按鈕的大小都沒舍得調整一下。也許你會認為這可以讓人更快地上手,但對于一臺觸屏機來說,這樣的設計簡直就是“災難”!
快速撥號已經全系被廠商們接受,只不過各家的表現稍有不同。其中IE10采用的是9代中便已加入的“最常使用”,而QQ瀏覽器觸屏版則明顯處于半成品狀態,還不支持撥號項的刪除與自定義,至于Chrome由于和桌面版差別不大,因此快速撥號相對成熟。但仍然還是那個問題,觸摸太不方便。目前只有UC瀏覽器HD版是Windows 8 UI版風格中撥號功能最成熟的。
四款瀏覽器均加入了網址推薦及自動補全功能,不過各家的標準并不一樣。比如IE10就同時支持歷史記錄搜索和網址推薦,當你輸入關鍵字時,它會首先檢查歷史記錄中是否含有重名網頁,沒有的話就直接顯示推薦站點。 QQ瀏覽器則使用了首字母推薦,當你輸入第一個字母時,會顯示網址建議(中文顯示,這一點比IE10要強~)。而當輸入第二個字母時,會自動切換為歷史記錄搜索。此外UC瀏覽器中也有類似設計,但和前兩款一樣,不支持中文關鍵字推薦。至于Chrome,依舊和桌面版無異,開啟設置中的“即搜即得”就可以了。
這里要特別提一句,并不是所有瀏覽器都支持地址欄搜索。實測中筆者發現,QQ瀏覽器觸屏版并沒有加入時下流行的一體化地址框,當你試著在其中輸入一些關鍵字時,瀏覽器并不會自動調用搜索引擎執行搜索。 而且讓人更加不理解的是,軟件也沒有專門的搜索欄提供。那么我們該如何操作呢?手工進入搜索引擎,然后再搜索?
除了未集成搜索引擎的QQ瀏覽器外,其余三款瀏覽器均支持手工切換到自己喜歡的搜索引擎。不過IE10的操作稍顯麻煩,你需要首先進入桌面版設好新引擎,才能去觸屏版中進行使用。具體方法和IE9一樣,也是通過IE加載項搞定。
此外UC瀏覽器還有一個“網址導航”,雖然這并不是一個每個人都喜歡的功能,但對于觸屏用戶來說確實方便。
為了給用戶留下盡可能多的屏幕空間,各瀏覽器普遍采用了按鈕隱藏機制。通常屏幕上只會保留下一個地址欄和一些常用按鈕,更多功能則需要通過鼠標右擊(或手指下拉)才能彈出。 當然這里還涉及到一個使用習慣問題,其中UC瀏覽器完全沿襲了國產瀏覽器習慣,無論前進/后退、刷新、收藏,所有的按鈕都在照搬桌面版設計。如果是筆記本的話這無可厚非,但對于一臺觸屏電腦,我想它所帶來的最大好處僅僅是讓人快速上手而已。
QQ瀏覽器的工具欄經過重新整合,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將前進與后退按鈕同時放在了最右側,實際操作中明顯可以感覺到右手處理更方便。同時在每個按鈕下方都有一個中文的功能注釋,對于新用戶上手也是十分方便的。
此外IE10的設計也隱藏了頗多心思,比如它的按鈕和布局在實際使用中都是非常順手的,甚至你可以點擊頁面兩側的隱藏按鈕,來實現網頁的快進快退。除此之外可視化標簽欄,也是IE10的一大看點,我想觸屏用戶會很喜歡它的。
順便說一句,四款瀏覽器中IE10、QQ瀏覽器觸屏版是可以在瀏覽時自動全屏的,也就是說當你打算后退或者切換其他標簽時還需要額外再點一下。也許你會覺得這樣的設計完全沒有必要,畢竟當想換頁時還要多一步操作。但如果面對的是一臺觸屏電腦,那么就很容易明白作者的苦心了,它可以輕松讓你避免因手掌接觸邊緣(可參考智能手機)而導致的誤操作發生。 當然這里還有一個特例,即Chrome,雖然它也沒有加入觸屏自動隱藏,但由于地址欄和常用按鈕位于屏幕頂端,因此受手掌誤碰的機率并不是很大。當然這只是針對當前問題而言,事實上Chrome的觸屏體驗相當之差。
3. 使用習慣 不同瀏覽器擁有不同的設計,這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也許并不算什么好消息,畢竟換一款瀏覽器就要重新熟悉一下。當然我們也許可以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即哪種瀏覽器更符合中國用戶的使用習慣。 大家熟悉的雙擊關閉標簽并未出現在任何一款Windows 8 UI版瀏覽器中,其實這也無可厚非,畢竟在觸屏機上這項功能幾乎等同于雞肋。但如果網頁快捷操作也不支持,就多少有些說不過去了。 從測試情況來看,四款瀏覽器中對于右鍵快捷操作支持最好的竟是IE10,由于和系統緊密結合,很多操作(如圖片右鍵保存至圖片庫)是其他瀏覽器所不具備的。當然由于Chrome的特殊“身份”,它的表現也不遜于IE。只是……正如你所猜到的,這里的菜單同樣沒有為觸屏用戶優化,因此我很懷疑自己能否每一次都準確地點到想要的命令。
此外筆者還注意到在地址欄右鍵上,只有IE10提供了一項“粘貼并前往”(Chrome也支持,但仍然是桌面版的功勞),至于號稱更懂國人習慣的兩款國產瀏覽器,反而沒有類似設計。
下載功能是另一個讓人頗感興趣的地方,因為你會發現有的廠商竟然把這么一項重要功能給“忘”了!咱們點點名吧,仍然還是那兩位“精英”——UC瀏覽器HD版和QQ瀏覽器觸屏版。
4. Flash與插件 也許你曾經聽過,基于安全方面考量,Windows 8 UI版瀏覽器均不支持Flash插件。但真實的情況是,只有QQ瀏覽器觸屏版和UC瀏覽器HD版兩版國內瀏覽器不支持,而IE10和Chrome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當然插件功能倒是真的沒有,除了……Chrome以外。
5. 與Win8互通 Charm欄是Win8系統的一大特色,“搜索”、“共享”、“設備”、“設置”四大功能對于觸屏用戶來說非常方便。 但在實測中我們發現,并不是所有的瀏覽器都能支持這一特色,其中支持最好的當數IE10和Chrome,可以正常使用其中的“分享”、“設備”、“設置”三項功能。 其中“分享”模塊能夠準確讀出系統上已裝好的其他Modern應用(如郵件、微博等),相比之下兩大國內瀏覽器則沒有這一功能,所有的提示都是“此應用無法共享”。
6. 歷史與收藏夾 QQ瀏覽器觸屏版、UC瀏覽器HD、Chrome三款瀏覽器提供了歷史記錄查詢,也許你會奇怪IE竟然沒有?是的!至少到目前為止,Modern版IE還沒有加入歷史記錄。不過一個變相的解決方案是,你可以跳轉到桌面版查詢自己剛剛的訪問。 順便說一句,如果拋開“另類”的Chrome不談,目前所有瀏覽器都沒有專門的歷史搜索功能(由地址欄兼職搜索)。而對于它,Charm也是沒用的!
7. 跑分對比 聊完了功能,接下來就要看性能了。不得不說跑分這東西仁者見仁,但在同時對幾款瀏覽器進行測評時,它卻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閑話少說,咱們馬上開始吧。 ACID3是筆者遇到的第一個意外,起初我們認為現代瀏覽器恐怕很少再有ACID3不滿分的情況,但事實是QQ瀏覽器觸屏版與UC瀏覽器HD版確實沒有滿分,得分最終為64和99分。
其次是HTML5評分,這項測試旨在檢查瀏覽器對于HTML5的支持能力。讓人意外的是,之前宣傳爆火的IE10竟然沒怎么和QQ瀏覽器、UC瀏覽器擺在差距,基本上還處于同一檔次。當然Chrome還是當之無愧的冠軍,無論桌面版還是Windows 8版。
Javascript也是一樣,IE10表現最好。很意外的,Chrome竟然不如QQ和UC。
不必再擔心Windows 8版是否支持GPU硬件加速了,實測結果表明,四款瀏覽器統統沒有問題,其中Chrome的流暢度最好。
8. 功能設置 IE10的“Internet選項”位于Charm→“設置”面板,功能不多,里面甚至加入了很多平時根本算不上選項的選項(如“歷史記錄清除”、“頁面縮放”等)。 當然這里也有一些新東東,比如“快速翻頁”。它其實就是瀏覽器插件中比較常見的“自動翻頁”,當你點開一個搜索引擎,通過隱藏式前進按鈕(頁面中間)可以自動跳轉至搜索結果的下一頁,十分方便。
此外Chrome也支持Charm→“設置”→“Settings”,點擊后會自動跳轉至Chrome設置頁面。
9. 有關雙界面 四款瀏覽器中IE10和Chrome均提供了雙界面支持,也就是說你既可以啟動到Windows 8 UI樣式也可以打開為桌面版本。而且我們欣慰地看到,兩款軟件均提供了方便的Modern轉桌面功能。 其中IE10是點擊“扳手”按鈕→“在桌面上查看”,Chrome是快捷菜單→“重新啟動桌面版Chrome瀏覽器”。之后打開的網頁仍然自動打開,是真正意義上的無縫切換。
寫在最后 總體來說四款瀏覽器中表現最好的當數IE10,雖然很多人對它頗有微詞,但無論是性能還是各個人性化設計,至少是目前Windows 8版瀏覽器中最完美的一個。當然測試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它的不足,比如不支持歷史記錄(需到桌面版下查看)和工具欄按鈕不夠豐富(部分功能進入到Internet選項)等等,但相比其他瀏覽器仍然具有巨大優勢。 兩款國內瀏覽器表現一般,主要體現在功能的缺乏和性能的乏力上。其中QQ瀏覽器觸屏版不支持快速撥號自定義和地址欄搜索讓人頗感心寒,要知道在整體性能并不占優的情況下,貼近國人習慣才是它們最應該打好的牌。但事實上我們看到,人性化的缺失(如不支持右鍵快捷操作、不支持Charm快速共享等)是這兩款軟件共有的毛病。況且所謂的人性化,真正看來其實也不怎么樣! 至于Chrome,筆者不建議把它歸為“Windows 8瀏覽器”范疇,因為這實在有點對不住其他的瀏覽器廠商。事實上除了可以使用Charm和插件外,筆者并沒有發現這個版本有任何一點兒優勢,當然也包括它的啟動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