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盤整理工具 說起曾經必備的裝機軟件,優化大師類絕對值得有提名。而磁盤整理,往往又是這類優化大師的重點功能。在那個年頭,如果你不隔段時間整理一次磁盤碎片,電腦就會卡得生活不能自理。看著屏幕上一個個小方塊被移動、重組,是很多老用戶共同的回憶。  你有沒有用過磁盤整理工具?
而Win11降臨的現在,磁盤整理似乎已經和用戶揮別,優化大師的身影也漸漸變得模糊起來。很大一部分用戶,已經不會在電腦上安裝這類軟件了,為何?這是和軟硬件發展息息相關的。 先來說說硬件層面。從Win10時代開始,SSD就逐漸取代了HDD,成為了主流的系統載體。在HDD年代,數據存儲于磁盤的扇區當中,系統運行所產生的小數據會分散分布在磁盤,這些數據的物理位置是不連續的,但在實際使用場景中卻需要連續讀取,這就讓HDD的磁頭在各個扇區之間疲于奔命。這時候,優化大師乃至系統自身的磁盤整理功能,就顯得尤為重要,該功能可以將小數據重新排布在連續的扇區當中,大幅提升讀取效率。  對于HDD來說,讓數據連續分布在相鄰扇區很重要,因此需要磁盤整理
SSD則沒有這方面的煩惱和需求。SSD沒有磁盤和扇區,也沒有機械的可移動磁頭,數據直接從NAND讀取到操作系統,為HDD設計的磁盤整理程序對于SSD沒有意義。得益于硬件基礎的不同,SSD對于小文件的讀取效率是HDD的上百倍,帶來翻天覆地的體驗。 再來說說軟件層面。SSD的主控所能承載的數據算法,要比HDD更加復雜,這讓很多數據的自動整理優化成為了可能。例如,SSD主控往往支持平衡磨損算法,能夠盡可能均勻地往各個Block均衡寫入數據,保證NAND各個Block的老化程度均勻;又例如SSD主控支持垃圾回收GC以及Trim,可以自動在新數據寫入之前,轉移老數據,并及時清除無用數據……這些算法,都是在無需人工干預的情況下,自動完成的。  SSD的主控可以自動進行GC,無需人工干預
微軟從Win7開始就對SSD進行了適配優化,引入了新的WinFS系統,對Trim等特性進行支持;在Win10以及現在的Win11,微軟更是讓操作系統的I/O算法更加貼合SSD的特性,想要獲得最佳的系統體驗,SSD必不可少。在Win11時代,SSD已成主流,人們已經沒有了手動運行磁盤整理程序的必要。  Win11對SSD的特性進行了適配,可以自動優化(Trim等等),整個過程僅需數秒,不需要手動整理
現在人們提到系統的優化,往往會聯想到軟件的垃圾文件清理,已經極少有磁盤碎片整理的需求了。這類工具的沒落,見證了硬件的發展,就讓它們埋藏在歷史的塵埃當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