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韩国电影免费观看_好粗好快受不了了|HD中文字幕在线播放,日韩欧美电影在线观看,两根黑粗一起进3p夜夜嗨av,性色av一区太久av19

正在閱讀:清明過了別忘它們!夭折于微軟手中的明星產品清明過了別忘它們!夭折于微軟手中的明星產品

2019-04-15 00:15 出處:PConline原創 作者:芙蓉MM 責任編輯:censi

  [PConline雜談]2019年的清明節,依舊還是那么暖意融融,對于現在的微軟來說似乎也是一派欣欣向榮。最新數據顯示,微軟Win10裝機率首度超越Win7,成為名副其實的人氣天王,同時其他版塊的發展也大多盡如人意,可以說2019年開年,微軟開局圓滿。

  然而在這光鮮的背后,微軟也同樣葬送了很多產品,而這些已經見不到的產品之中,既有我們耳熟能詳的,也有并不為人所知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來緬懷一下這些夭折于微軟手中的明星產品吧!

微軟
清明節至!緬懷那些夭折于微軟手中的明星產品

  1. MSN(1999-2014)

  1999年,馬化騰推出了自己的首款網絡即時通訊軟件OICQ,不到一年時間就收獲到6萬用戶。然而大洋彼岸,一個對手也在悄悄崛起,這就是微軟的MSN Messenger。從上線之初,MSN就一直在走“高端”路線,尤其是在中國市場,甚至一度被稱為“白領版QQ”。

微軟
曾經的人氣明星——MSN

  然而就是這款“明星”軟件,卻因為頻繁掉線、文件傳輸慢而廣受詬病,到2011年其在中國市場份額僅剩4.95%。雖然整個過程中,微軟也為其做過很多努力,甚至還在2010年將其更名為Windows Live Messenger。但時過境遷,2013年微軟向全球正式宣布,將停止Windows Live Messenger服務(中國大陸于2014年10月31日停止),至此一代神器“MSN”退出歷史舞臺。

  2. Zune(2006-2015)

  盡管現在隨便一臺手機都有聽歌放歌的功能,但微軟于2006年推出的Zune播放器卻依然有著很多值得說道的地方。Zune最早發布于2006年11月,相比蘋果的iPod整整晚了五年。盡管有著時間上的劣勢,但微軟卻在外觀、重量、顯示屏尺寸等方面為Zune增加了很多看點。尤其是標志性的硬朗造型,在當年也是贏得了眾多用戶青睞。

微軟
微軟版iPod——Zune音樂播放器

  和iPod一樣,Zune也是一款主打音質的播放器。低底噪+高音質,相比時下的手機播放器完全可以說是吊打,特別是它極具風格化的系統UI,后來也成為影響Windows Phone,乃至Win8、Win10的設計思路。然而由于底層固件Bug,以及一些聽起來讓人哭笑不得的功能漏洞。Zune最終不敵iPod,被微軟于2015年正式關閉(Zune播放器于2011年停產)。

  3. Windows Phone(1997-2017)

  Windows Phone并不是微軟的首款手機操作系統,早在1997年,其就已經發布第一款移動操作系統Windows CE。這是一款專用于小型設備的通用化操作系統,最大亮點是提供了觸摸屏支持。到了2002年,Windows CE開始演變為適合于智能手機的Windows Smartphone和適合于平板設備的Windows Pocket Phone。其后名稱則開始統一,Windows Mobile 2003、Windows Mobile 5.0、Windows Mobile 6.0、Windows Mobile 6.5……,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微軟
痛失先手的Windows Phone

  Windows Phone是微軟手機操作系統的一個轉折點,其最大亮點是大大增強的觸控體驗。然而頻繁的平臺更替,以及手機廠商與運營商的不支持,最終令Windows Phone難以為繼。其每逢升級必換機的操作策略(多數大版本升級,僅有少數機型可通過),也終于讓終端用戶徹底放棄了微軟。反觀彼時,無論是iOS還是Android,海量軟件支持、大量用戶堅守,尤其是可玩性極高的“刷機”體驗,終于讓微軟放棄了這個曾經優勢滿滿的產品。2017年,微軟正式宣布停止Windows 10 Mobile開發,僅對系統提供基礎的安全性支持。

  4. MSN Direct 智能手表(2003-2008)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MSN Direct智能手表都不算一款超前的產品。盡管真正意義上的智能手表是2013年才出現的產物,但早過它們十年的MSN Direct卻并沒有找準自己的定位。2003年微軟在電子消費展CES上首次展出了自己的智能手表產品,能夠顯示天氣、新聞、參觀指南等。但高昂的售價、簡單的功能,以及眾多“微軟式困擾”——沒有太多應用可選。終于讓微軟放棄掉了這個“朝陽”項目,直至今日,可穿戴智能產品才真正步入我們的生活。

微軟
早在2004年就推出的微軟MSN Direct智能手表

微軟
早年的MSN Direct

  5. Windows Vista(2006-2012)

  盡管時至今日,仍然有很多用戶青睞Win7的“毛玻璃”,但大家并不知道的是,第一代“毛玻璃”其實產自一個你并不熟悉的系統——Windows Vista。2006年,微軟發布了一款全新操作系統,精致的外觀、炫酷的功能,甚至十五年后的今天,我們仍能隔著屏幕去感受它那炫酷的界面。

微軟
當年神一般存在的“Windows Vista”

  然而……問題就出在了這個十五年前,要知道當時的電腦可沒有如今這么高端,3G主頻+1G內存在當時已經算頂天的配置了。然而令人尷尬的是,即便是這樣的配置,要運行起Vista這個“龐然大物”來也絕對是吃力的。也正是從那一年開始,我們終于切身體會到了什么是“微軟最低配置”和“微軟推薦配置”。

  與此同時,當年的Vista還遭遇了另一大問題,即驅動程序不兼容以及繁瑣的安全程序等。盡管Vista并沒有像其他產品那樣被直接“拿下”,但超低的裝機率已經證明了這款被微軟寄予厚望的軟件平臺的命運,2012年微軟停止了對Windows Vista的主流支持。

  6. Hotmail(1995-2007)

  提到Hotmail,可能很多小伙伴并不知道,但要說起Windows Live,估計不知道的人就不多了。1995年微軟發布了旗下首款電子郵箱服務,起名Hotmail。最初和其他對手一樣,Hotmail沒有任何亮點,但也說不出有什么缺點,反而因為其與Windows關系緊密的原因,在市場份額上還略勝一籌。直至2005年,Gmail將容量從1G提升至2G,我們的Hotmail竟然還可憐巴巴地停留在250MB階段,著實令人唏噓!

微軟
逐漸被遺棄的Hotmail

  2007年微軟決定用Windows Live Mail取代之前的Hotmail,并將容量提升至主流的2GB。但時過境遷,彼時大部分用戶早已習慣了容量更大的Gmail,Windows Live逐步淪為一個捆綁微軟賬號的小工具。

  7. Kinect(2010-2017)

  Kinect曾經是一款神級產品,它曾是Xbox游戲機的靈魂,也被Siri抄襲著。然而……如今的它已經正式停產了。Kinect是微軟推出的一款3D體感設備,可以通過一個由紅外點構建的3D空間來實時追蹤用戶的身體動作。比方說你可以站在電視前,擺出一副投球的動作來“真實“地投擲一顆保齡球,Kinect第一次讓電腦游戲脫離了游戲控制柄的參與。

微軟
號稱一代神器的Kinect

  然而乏善可陳的游戲資源、開發者寡淡的熱情,讓這一款黑科技神器慢慢陷入另一種窘境——誰會因為一時的暢快,而去購買一款幾乎無法玩的游戲產品?此外夸張的空間要求(Kinect需要電視機前至少空出一塊2X2M的空間,且不能有任何家俱遮擋)、雞肋的誤識別率(比如《極限競速》,你能想到一個手勢能讓賽車減速從而痛失冠軍嗎?)等等問題,也無不限制著這款神器的發展。尤其是當微軟后期重新轉投Xbox的策略,更是讓這款產品雪上加霜。2017年,微軟正式停產了Kinect設備,甚至連它與X1S及X1X的Kinect轉接器也相繼停產,一代神器終將落幕!

微軟
2010年就已經成真的真人體感游戲

  8. Wallop(2004-2008)

  Wallop是微軟推出的一項基于社會性網絡(SNS)的服務,當年曾被戲稱“我老婆”。Wallop能夠讓朋友間交互、分享照片、分享音樂以及Blog,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說,這都是各個領域的先驅。

微軟
微軟推出的SNS社交網站(我老婆)

  然而,Wallop從一開始就堅定地認為“朋友邀請”才是其發展用戶的正確途徑,以至于拒絕將廣告作為網站主要收入來源,僅通過向普通用戶提供0.99-4美元的Flash動畫、圖片、游戲裝扮(類似于QQ空間裝飾)來滿足其運營成本,而這樣的盈利模式至今都未被認為是可行的,與時下以Facebook為代表的社交網絡成功模式大相徑庭。2008年9月,依然處于測試期的Wallop結束了自己的任務,網站終被關閉。

  9. IE(1995-2019)

  提起Internet Explorer的名字,每一個上網人都不可能不知道,甚至說一個對電腦一竅不通的人,也會對屏幕上那個大大的藍色圖標留下印象。從1995年開始,IE就以一種特殊的身份進入到我們的生活,無論是最開始的網景之戰,還是后來的Firefox、Opera三國殺,IE一直是那個不算好但也絕對不賴的存在。

微軟
曾經熟悉又陌生的IE

  然而隨著Chrome逐漸崛起,原有的三足鼎立再也不復存在,甚至IE的寶座也不再保險。越來越多的瀏覽器開始采用Chromium內核,而IE固有的速度慢、兼容度低等問題也越來越凸顯。截至2016年,IE瀏覽器全球占比僅為21.66%(數據來源于NetMarketShare)。為了扭轉頹勢,微軟在其全新操作系統Windows 10中加入了全新的Windows Edge,期望通過一系列改進挽回IE的窘境。

  然而實際效果并不如人所料,Edge的市場表現同樣不好。2019年4月,微軟正式發布了基于Chromium內核的全新Edge瀏覽器,雖然依舊披著Edge的外衣,但實際上它已經是一款徹頭徹尾的Chromium瀏覽器了。至此,IE的24年征程徹底結束!

微軟
微軟已經推出全新基于Chromium內核的新版Edge瀏覽器

  寫在最后

  我們常說“長江后浪推前浪”,其實對于一個存在了44年之久的軟件公司來說,能夠一直生存下來就已經是個奇跡了。在漫長的迭代生涯中,我們有幸參與到了科技生活的改變,有幸體驗到了科技給我們帶來的種種不同。而這,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是一份寶貴的體驗,從這一點來說,微軟無疑是偉大的!

關注我們

最新資訊離線隨時看 聊天吐槽贏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