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評測】佳能今年上半年推出了三款APS-C畫幅的相機,其中800D與77D是兩款全新的單反相機。77D?這個命名有別于佳能以往的命名規律。從實際推出的產品來看,更像是760D的升級版本。究竟這款兩位數命名的相機應該定位入門還是中端?我們一試便知。 一、先評后測 佳能 EOS 77D單反相機電商價格讀取中... 佳能單反以往的命名方式都比較有規律,三位數型號的是入門系列,兩位數型號的是中端系列,一位數型號的是全畫幅的單反產品。四位數則是走廉價路線的單反相機。位數相同的單反則是數字越大越新款越高端。而佳能在70D后推出了80D,今年發布的77D顯得有點另類了。從命名方式上來看,它更像是80D的簡化版。而真機上手后則有不一樣的看法。 我們知道2015年佳能推出了兩款入門單反相機,750D和760D。750D是單反相機700D的升級版本,而760D則是750D的強化版,在機身尺寸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增加了機頂液晶屏,機背也增加了后轉盤。使得整體操控感更加接近于中端相機。 今年佳能推出了800D和77D,這兩款相機的關系和750D與760D的比較類似,兩臺相機看起來機身尺寸相當,但是77D機頂帶有液晶屏,機背也比800D多了多功能轉盤。所以77D總的來說更像是760D的升級版本。至于為什么不再延續15年新機的命名規則,大概是77D的硬件配置更加接近于中端單反相機。命名方式不繼承于760D,很可能是佳能思考后覺得當年760D的命名方式與定位有偏差,所以在新一代的產品上糾正了命名方式。
佳能77D就體積上來說,還是保持了入門單反相機的身段。整體比較小巧。用的也是入門型號上常用的塑料機身,所以便攜性上沒有問題,比80D要好多了,重點在于其他硬件配置方面和80D有沒有質的差別。 二、佳能77D外觀點評 外觀上,佳能77D與800D基本是相同的,但是機頂由于多了一塊液晶屏的緣故,所以將模式轉盤安置在了機身的左肩。可以說整體布局和760D是一樣的,按鍵布局包括按鍵功能都大致相同。所以這臺相機的上手度很高,并沒有太多的新鮮感?梢耘c760D無縫對接。不過機身的線條還是有小幅度的修改,機頂兩條突出的棱線強化了立體感。 機身背面的按鍵布局和760D相同,除了按鍵形狀改變外,其他的變化只有兩個,一個是增加了AF-ON按鍵,另外一個是鎖定撥桿變成了旋鈕式。總的來說設定上與760D變化不大,但是和800D比起來還是有很多操控上的提升的。 模式轉盤整合了開關撥桿,撥桿有兩檔,分別是攝影檔和攝像檔,誤操作的幾率降低不少,這個設計在800D上也有使用。 翻轉式的觸摸屏是77D的一個亮點,因為77D上使用了與80D相同的全像素雙核CMOS的緣故,實時取景的對焦性能進一步提升。所以針對入門用戶的觸摸屏地位進一步提升。使用上的用戶友好性也提升不少。 佳能77D的按鍵設計較為扁平,模式轉盤也使用了更時尚的設計風格,整體與消費相機上的五維轉盤比較類似。至于改為旋鈕式的鎖定撥桿,實際體驗手感較硬,好處是不容易誤操作,不過確實不太好撥動。 機頂液晶屏可以說是區別于中端與入門單反相機的一個標志,77D上的機頂液晶屏尺寸和形狀更接近80D,與760D上的小塊方形液晶屏有所不同。不過顯示的內容大致相同。 佳能77D雖然只是入門單反的機身尺寸,但是手柄的握持手感不錯,寬度合適,手指也不容易頂到手柄內側,用上更重的鏡頭也可以有不錯的支撐。 接口方面77D提供了USB數據接口,HDMI接口以及遙控、麥克風接口,并在機身側面設置了NFC的感應。配置上十分豐富,而且也很符合年輕用戶的使用習慣。不過USB接口沒有換成流行的USB3.0接口,當然一方面是成本原因,另一方面進階用戶使用USB的幾率本身就很小,因此只是使用Mirco USB接口。 閃光燈的彈起高度與常規的入門單反相機類似,這個高度即使使用超廣角鏡頭來拍攝也不會造成遮擋。 電池使用的是入門單反相機上常用的LP-E17,這塊電池容量為1040mAh,在前幾代的產品上表現都不錯,所以沿用到77D上也不意外。一次充電可以拍攝600-800張的水平。 佳能77D的對焦系統雖然使用的是80D相同的45點對焦系統,但是光學取景器的放大倍率較小,77D放大倍率為0.82,80D放大倍率為0.95,所以取景視覺沒有80D那么寬廣,維持了入門單反的水平。觀景舒適性自然也打了折扣。 套機搭配的是EF-S 18-135mm USM IS鏡頭,這支鏡頭對焦迅速且安靜,與使用全像素雙核CMOS的77D十分般配,使用起來舒爽度十足,而使用其他鏡頭的時候,也可以獲得較好的對焦表現的,當然安靜程度就沒有套頭這么好了,在拍攝視頻的時候會有些困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