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雜談】從前幾年開始,蘋果iPhone要采用OLED屏幕的流言就不絕于耳。好多年過去了,在即將發布的iPhone 7上,根據現有諜照以及爆料消息顯示也仍然不會配備OLED屏幕,據傳要到2017年才會試用該屏,2018年普及。 要知道,目前不少國產手機已經使用OLED屏幕了,而2016年則有望成為OLED屏幕在安卓手機當中普及的一年。所以,在大勢所趨的OLED潮流中,為何蘋果仍然堅守液晶顯示屏,不愿“隨波逐流”? 產能:即使是一流廠商也未能達到要求 目前在手機當中,主要使用的為AMOLED屏幕(OLED屏的其中一種),這個來自三星產品,經過多年的發展不斷成熟,在生產良率、色彩控制上面越來越完善。 此前有消息稱,三星即將投入74億美元為蘋果建立專用曲面AMOLED屏幕生產線,并計劃今年將產能擴展到4.5萬基板,以此滿足未來幾代iPhone的需求。雖然這個消息振奮人心,但是這也側面反映出現在三星的產能仍然達不到iPhone驚人的訂單量。 之前有先例,HTC Desire曾因AMOLED面板供應的不足,部分批次更換為SLCD面板。所以在三星通過蘋果風險評估前,iPhone都不會使用AMOLED屏幕,畢竟不像三星這樣產品線眾多,蘋果完全只靠一個系列支撐,AMOLED上一旦出了狀況,那對于蘋果來說就是滅頂之災。
韓國另一家面板廠商LG近期宣布將投資17.5億美元來提高柔性OLED屏的產能,以滿足移動設備廠商日益增長的需求。隨著LG產能的提升,按照蘋果在同一元件上采取多個供應商競爭的原則,LG有機會成為蘋果的面板供應商。所以等到三星、LG產能足夠,形成雙雄爭霸的局面的時候,蘋果才會不擔心產能問題,放心地使用OLED屏幕。 顯示效果:iPhone屏幕要畫面最真實的一面 雖然說OLED目前有很多手機使用,但目前能夠大量供貨的也只有三星一家。很明顯的是,只有在三星的頂級機型上的AMOLED才能在色域和色差上做到很好的把控,供貨給其他廠商的AMOLED面板在色彩控制上要稍遜一籌。 蘋果一直堅持100% sRGB的色域標準,平均色彩與灰階偏離ΔE也有較高要求,允許偏差的幅度在較少的范圍內,而在采用AMOLED屏幕的手機當中,可以實現的不多(例如三星頂級機型的部分顯示模式、一加手機3與華為Nexus 6P的sRGB模式可以實現)。即使是采購了三星的AMOLED面板,很多機型都是色彩過于飽和、不真實。 OLED真的一定比LCD更優秀么?筆者認為,不然。雖說OLED比LCD更薄、更省電、色域更高、視角更廣。但任何事都有另一面,OLED在顯示黑色的時候,不發光特性的確讓屏幕更省電,但這也意味著在顯示白色的時候,OLED的優勢沒那么大。而可視角度方面,采用IPS技術的LCD也能達到較高的可視角度。采用量子點材料做背光的LCD(QLED屏幕),在發光效率上也優于OLED屏幕,但把這些優點綜合到一塊手機屏幕上難度的確比較大。而這一切只因為現階段的技術水平限制,并不代表沒有開發潛力。
OLED雖說有著種種優勢,但并非無可取代,尤其在考慮到三星(目前綜合條件優秀的手機OLED屏幕制造商)頂級檔次的AMOLED屏幕供應有限,LG目前產能也不足,蘋果真的需要掂量下是否需要追趕潮流似的配上OLED屏幕了。 成本最關鍵:哪個方案賺錢選哪個 不同于國內手機廠商甚至一些國際廠商高市場占有率、低利潤率的尷尬境地,蘋果出類拔萃的產品和高額的盈利讓外界對其成本控制能力刮目相看。在各大高科技企業中,蘋果所花費的企業支出占公司總銷售收入的比例非常小。 以iPhone 6s為例,國際知名研究機構IHS研究報告稱,iPhone 6s的物料成本僅為211.5美元,但是蘋果iOS操作系統以及強大的軟件與服務帶來品牌溢價,使得iPhone有著驚人的利潤率,在利潤至上觀念的指導下,控制成本成為蘋果制造iPhone的一個基本戰略。 OLED可以顯示最純粹的黑色,并且能夠消除LCD面板中的背光層,使設備設計整體變得更薄,色域以及功耗均比LCD更具吸引力。但目前而言,OLED的良品率還不夠高,特別是高端的AMOLED屏幕缺貨嚴重,市場明顯處于供小于求的狀態:這意味著成本要比供過于求的LCD要稍高。這明顯不符合前蘋果COO、現任CEO庫克利潤至上的要求。 總結: 技術的進步讓OLED的優勢越來越突出,而劣勢也在不斷地減少。同時越來越多的面板廠商也開始布局OLED,開啟新的競爭格局,將更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產能。 隨著這些問題被逐個解決,如無意外蘋果會使用上OLED屏幕。以目前相關消息來看,因為iPhone的銷售業績下滑,蘋果打算盡早采購OLED屏幕刺激市場,相信最快在2017年,采用OLED屏幕的iPhone可以與我們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