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韩国电影免费观看_好粗好快受不了了|HD中文字幕在线播放,日韩欧美电影在线观看,两根黑粗一起进3p夜夜嗨av,性色av一区太久av19

大眾要在德國關廠,本土鐵飯碗不保了

超電實驗室 整合編輯:太平洋科技 發布于:2024-09-05 14:47

為了省錢,大眾做了個破天荒的決定。

打算在德國大本營,關閉“至少”一家較大的工廠和零部件廠,還涉及到集團主要乘用車品牌。

目的也很明確——省錢。

通過這些措施,大眾汽車管理層希望到2026年能如期達到100億歐元運營成本的目標。

如果這一計劃最終得以落實,這將是該公司87年歷史上首次關閉德國本土工廠

關廠帶來的是不可避免的裁員,這也意味著大眾將放棄與汽車工會簽署的在2029年之前不裁員的協議。

一邊是企業成本高壘,一邊是強勢的汽車公會,在電動化上節節敗退的大眾,連老家都要失守了。

硬著頭皮關停

“歐洲汽車工業面臨的形勢非常苛刻嚴峻,德國作為一個重要制造基地,競爭力已經遠不及其他地區。”

大眾集團CEO Oliver Blume(奧博穆)相當直白,稱新玩家正在進入德國市場,這會讓經濟環境更加艱難。

在他看來,為了提高競爭力,大眾汽車必須要“果斷行動”。

雖然大眾集團發表的聲明中,沒有具體提及會關閉哪家制造廠或者零部件廠,但已經有分析師表示,大眾位于德國薩克森州奧斯納布呂克德累斯頓的大眾汽車工廠,大概率是要被關掉。

位于奧斯納布呂克的工廠在 2023 年只有不到 20% 的利用率,其次德累斯頓的工廠,利用率也僅為 30%。

如果真的關閉了,這次將是大眾汽車集團40年來再次關停的汽車工廠。也是大眾汽車自1937年成立以來,87年的歷史中首次在“大本營”德國關廠。

在大眾集團的歷史上,關廠子的事兒也不是沒干過,上一次是在1988年,大眾關閉了位于美國阿拉巴馬州的威斯特摩蘭工廠,自那之后,大眾從未關閉過任何一家工廠。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大眾打算要關停工廠的念頭已經是蓄謀已久。

早在2個月前,就有德國媒體曝出大眾集團計劃重組全球工廠,“一家歐洲工廠將變得多余”,不過那披露的工廠是位于比利時首都的布魯塞爾奧迪工廠。

隨即在7月9日,大眾汽車集團宣布,監事會已決定在布魯塞爾工廠開展“信息和協商程序”,與合作伙伴制定工廠解決方案,待這個過程結束時,工廠可能會關閉。

雖說大眾汽車關閉德國工廠還處于計劃階段,并未確定是否最終實施,但產生的影響依舊不容小覷。

因為此次關閉德國工廠涉及到一項自1994年實施的就業保護協議,該協議由大眾汽車和工會簽訂,當時是承諾2029年之前不在德國裁員

大眾汽車目前在全球擁有近 68 萬名員工,其中40%以上在德國,如若關閉德國工廠,這也就意味著工廠工人的“鐵飯碗”要沒了。

而大眾也不可避免的與汽車工會發生矛盾,我們知道,歐洲的汽車工會在海外汽車內部的影響力非常大,從此前的持續三個月之久的歐洲汽車大罷工事件就能看得出來。

而且,在大眾汽車內部,工會擁有十分龐大的影響力,比如:監督委員會的半數席位由勞工代表占據,另外大眾汽車總部所在地狼堡隸屬于下薩克森州,州政府擁有大眾汽車20%股份,也會站在工會組織一邊。

事實也的確如此,大眾汽車這一決定已經遭到工會的嚴厲抨擊,德國最大的工業工會IG Metall表示誓言要為保住工作而戰。

IG Metall工會首席談判代表托爾斯滕·格羅格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董事會提出了一項不負責任的計劃,動搖了大眾汽車的根基,嚴重威脅了就業和工廠。

作為IG Metall工會成員,大眾汽車集團工會主席丹尼爾?卡瓦洛(Daniela Cavallo)表示,工會將“強烈抵制”董事會這一提議。

而且尷尬的是,就在幾個月前,工會還要求大眾汽車為12萬名員工在一年內漲薪7%

大眾汽車也表示,計劃在這周晚些時候與工會討論這些計劃,而且,如果爆發勞務糾紛,奧博穆的職位還有可能不保。

在大眾汽車歷史上,與工會的沖突已經導致他的一些前任被迫下臺,比如2022年離職的赫伯特·迪斯,就因大規模裁員計劃意外下臺。

此外,在2002-2007年之間,連續兩任大眾首席執行官貝恩德·皮舍茨里德和沃爾夫岡·伯恩哈德,也因為試圖提高運營效率,與工會產生沖突而被趕出公司。

奶牛變瘦

百年傳統豪強,為什么硬著頭皮也要關停工廠?

從大眾汽車各個高管的官方表述和大眾現階段的經營和財政狀況中就能窺見一二。

按照大眾乘用車部門首席執行官托馬斯·舍費爾的說法,“形勢極其緊張,無法單靠簡單的削減開支舉措解決”。

而奧博穆也表示,“現在的問題是成本、成本還是成本。”

運營成本之所以高企,其核心在于利潤率的大幅下滑。

今年上半年,大眾汽車銷售量為 434.1 萬輛,同比下跌 0.6%,雖然營收略有上漲,但營業利潤同比下滑11.4%至101億歐元,營業利潤率則為6.3%,低于去年同期的7.3%。

更重要的是,大眾核心乘用車品牌的營業利潤已經從去年同期的16.4億歐元下滑至9.66億歐元,營業利潤率已下滑至2.3%,去年這一數字還是3.8%,而且大眾集團內的豪華品牌奧迪和保時捷的利潤率都比核心品牌大眾的利潤率要高。

根據去年大眾汽車宣布的“降本節流”計劃,計劃到2026年削減100億歐元的成本,并實現6.5%的銷售回報率,但從上半年的表現來看,差了不是一點半點。

而且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表明,如果不采取更大膽的措施,它無法實現在2026年之前削減100億歐元成本的目標。

另外,大眾在自己最大單一市場的失利,也成為壓垮大眾的最后一根稻草。

今年上半年,中國作為大眾汽車集團的最大市場,大眾在華的銷量僅為134.5萬輛,同比下滑7.4%,原因則是“中國本土市場競爭激烈”。

然而,大眾在中國跌去的不只是“量”,今年上半年大眾汽車在華營業利潤僅為8.0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3億元),同比下滑30%,如果和 2022 年上半年相比的話,同比下滑了 43%。

特別是在今年的第二季度,大眾在中國竟然開始虧損,高達1.93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2億元),而去年同期還盈利了3.4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7.4億元)

從占比來看,今年上半年中國市場占全球總銷量比例為30.9%,而在巔峰時期,中國一直貢獻著大眾全球四成以上的市場份額。

此外,大眾也失去了多年以來在中國汽車市場中的霸主地位,比亞迪上半年銷售了超160萬輛汽車,超過大眾汽車,成為銷量冠軍,就全年預期來看,這一形勢難以扭轉。

面對銷量端和利潤端傳遞過來的壓力,大眾汽車只能通過縮減產能,關閉部分工廠來達到節流目的。

此前海外汽車行業不景氣的大環境下,還可以依靠國內的大眾輸血,如今大眾在華失利的寒氣開始傳導到本土,早就存在于歐洲的問題,自然也暴露出來。

當然,大眾對待電動化的態度還是相當積極的,目前仍在不斷加碼如今電動化浪潮的中心—中國,比如在中國再造“狼堡”,和小鵬汽車開始聯合造車等等。

但這艘巨輪轉身,談何容易?

本文來源:超電實驗室

超電實驗室

網友評論

聚超值•精選

最新內容

美國新造車,正排隊破產

"美國新造車公司Nikola即將面臨破產,被稱為卡車界的特斯拉。根據華爾街日報,Nikola正在討論多個戰略轉型方案,包括出售核心資產、全面重組或申請破產保護。原因是公司資金緊張,股價已跌至54周以來最低水平。自2020年上市以來,Nikola的股價縮水99%以上。

Nikola | 破產
比亞迪距離華為還有多遠?

比亞迪距離超越華為還有多遠?根據2023年和2024年的收入差距,華為與比亞迪之間的競爭正在加劇。盡管華為在重回巔峰,但比亞迪正在崛起成為電車之王。兩家公司在研發投入、凈利潤等方面存在差異,但都注重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此外,比亞迪正推出智駕天神之眼,并計劃在2025年發布21款智駕車型。

比亞迪 | 華為
百萬國車卷什么?聊聊尊界/仰望/蔚來ET9的黑科技懸架

2025年,國產汽車迎來標志性節點,仰望U9、尊界S800和蔚來ET9備受矚目。它們的懸掛系統具備顛覆性優勢,有的展現出卓越的越障能力,有的凌波微步般平穩,還有車型能載著香檳塔通過減速帶。本文詳細解析了這三家車企的懸掛技術特點,并分享了試駕蔚來ET9的真實體驗。

懸掛系統 | 主動懸架技術
一場發布會20個名字,車企們仿佛在寫網絡小說。。。

車企起名梗引發討論:新車配置名稱越來越難記,數量多且叫法不一。這種方式是否過頭?配置名變得更復雜、硬核,難以理解和記憶。油車時代的命名邏輯相對克制,時間的威力幫助人們記住品牌標簽。電車時代迭代速度快,給每個設計或技術都起新名字導致消費者無法消化和記憶,并干擾之前的叫法。

配置命名 | 技術復雜性
小米3月狂飆2.9萬臺,零跑3.7萬登頂,誰的沉默震耳欲聾

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汽車交付超過2.9萬輛,目標全年交付35萬輛;零跑汽車成為新造車月銷冠,3月份交付3.7萬輛;理想汽車同期銷量36674輛。蔚來品牌Q1季度共交付42094輛,樂道品牌14781輛。小米SU7創下歷史新高,連續6個月突破20000臺大關。極氪科技集團3月銷量40715輛。

銷量 | 新能源汽車
二維碼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