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韩国电影免费观看_好粗好快受不了了|HD中文字幕在线播放,日韩欧美电影在线观看,两根黑粗一起进3p夜夜嗨av,性色av一区太久av19

問界銷量爆了理想?其實是他們聯手干爆其他人。

差評 整合編輯:黃安莉 發布于:2024-02-04 20:53

理想公布了 1 月份的銷量數據,交付了 31165 輛。

沒過多久,問界這邊也發了數據,交付了 32973 輛。

這回破天荒的,問界超過了理想。雖然只多了 1808 輛,但險勝的問界,也成了新勢力里上個月銷量最高的車企。

要知道,理想在新勢力老大這個位置,可是穩穩當當坐了至少大半年。到了 2024 年初,總算是被人拉下來了。

現在大家都開始相信,問界手握的那 10 萬大定,應該是真的了。

這時候,喜歡看的熱鬧可能就來勁了。但先別急,事情可能還會有變化。

為什么這么說呢?

咱先看問界這邊,它 1 月的銷量幾乎全是靠 M7 一款車撐起來的,銷量占比 95% 。

當時新款 M7 在改款和宣傳的時候,華為也是下了狠活,號稱是砸了 5 個億,把老款上薄弱的安全項一頓改造,然后智駕和座艙也是給到了最新的技術。

關鍵還把起售價從原來的 31.98 萬元降到 24.98 萬元,而實際銷量已經證明,這是一次很成功的改款,以及降價。

現在 M7 大定超過了 14 萬輛,一直是供不應求,手里還有一堆去年的單子等著交付。

可以說他們造得多快,賣得就有多快。

等這波訂單消化完了,后續 M7 的銷量能有多狠,這事得邊走邊看。

而隔壁理想那邊,局勢則比較穩健。

他們現在幾款車型,都出了有一段時間。

去年 L7 剛發售的時候,也是在造多少賣多少的爆單狀態,去年 1 月的訂單量超過了當時產量的 2 倍,過了大半年才慢慢消化,到現在逐漸平穩的狀態。

但哪怕是這樣, L7/8/9 這三款車,最近這幾個月走量得都比較平均。

而且 L 系列馬上在 3 月份會推出 2024 款。這明擺著告訴你,現在要么是買老款享優惠,要么就等新款來。

你都這么說了,那肯定不少人會持幣觀望,這勢必也對他們現階段的銷量產生了影響。

再加上去年年底,各家車企都在瘋狂促銷,多多少少透支了 1 月的銷量,所以這個 1 月大家基本都在狂掉。

理想 3 萬多的銷量,依然是比后頭的領先一大截。

這么看來,可能有人覺得這兩家的數據差不多,但實際上這是拿了爆種的新人和爆完種的老登在比,后續誰更持久猶未可知。

而他們倆的新車計劃,也可能會讓后面更撲朔迷離。

問界就表示,今年上半年他們會發 M5 的改款車型,下半年則是會發布新車 M8 。憑借 M7 現在的熱度,我們有理由猜測,問界的新車很可能會再爆一把。

再看理想,今年則是它 “ 史無前例的產品大年 ” 。

除了 L 系列三輛車的改款,3 月份理想的純電 MPV MEGA 要發布,還有新車 L6 登陸了工信部公告,估計也是快見面了。

除此之外,下半年理想官方還說會再發三款純電車。

這么一盤算,他們今年一共要發 8 款新車,這比問界可是要多不少。暫且不說款款都能賣爆,至少理想手里握著這么多牌,也是先把人胃口給吊上了。

所以你說再過幾個月,問界、理想這倆到底誰能賣得更好?這事真就不好說,搞不好新勢力里的一二名,得他們倆輪流來當。

到了這,肯定有人會覺得,現在車市這么卷,這倆還針尖對麥芒,可能得拼個你死我活。

但在脖子哥看來,它倆今年應該會各玩各的,而且都能過得很滋潤。

你看啊,這兩家在產品上確實有交集,但其實并沒有真正意義地打起來。

就拿主力車型來說,問界 M7 比理想 L7 起售價便宜了 7 萬,這個價差擺在這,所以兩家的目標人群不會有那么高的重合度。

況且他們所處的 25-50 萬 SUV 市場,本來就是一塊很大的市場盤子,放這兩尊大佛,問題不大。

根據車主之家的統計, 2023 年,售價在 25 萬以上的車子,銷量占比達到了 30% 左右。

再細分到 SUV 這塊,乘聯會數據顯示, 2023 年 30 萬以上 SUV 車型銷量是咔咔上升,同比增長了 31.5% ,增速遠遠大于 30 萬以下 SUV 和其他車型。

而這個市場的增長,很顯然是因為新能源們把性價比給卷出來了。

之前這個價位是國外的豪華品牌狠狠拿捏,自主品牌連分口湯的機會都不太多。

2018 年的時候,在豪華 SUV 的榜單里根本找不到自主品牌的影子, BBA 、凱迪拉克、沃爾沃這幾家,基本把市場分完了。

但國產車卷起來之后,大伙兒這才恍惚:哦?原來 30 萬的車上,可以有這么多東西。

就比如空氣懸架,以前都是 50 萬以上的車,才會給你安排。但自打理想這批國產廠商進來后,搭載空懸的車子售價從 50 萬下放到 40 萬,再到 30 萬,現在有的車企都給你卷到 20 萬了。

說白了,以前不是消費者們沒錢,只是大家覺得你的車不值這個錢。

舉個例子吧。2021 年底,當時即便是中大型 SUV 的標桿產品,漢蘭達和它的姊妹車陸放,一個月加一塊也只能賣 2 萬多臺。

但現在你看,問界和理想一個月都賣出 6 萬臺 SUV 了。

所以啊,與其在這擔心問界和理想要一決生死,不如關心一下同價位那些關注度不高,產品力又不夠的軟柿子。

不用多說,首當其沖便是 30 萬元級別的燃油車。

比如凱迪拉克 XT5 ,前些年行情好的時候,都是隨隨便便一年賣個 6-7 萬輛的。

但在去年,XT5 的年銷量已經跌到 3.5 萬輛,直接砍半了。

就這還是通過各種促銷手段,把一臺終端價 35 萬的車,硬是干到 25 萬才換來的。

再比如奔馳 GLB ,走的也是降價續命的路子。

它的最低配指導價是 31.9 萬,而實際價格則從 30 出頭,逐漸下探到了 20 萬。。。

而除了燃油車,有一些和問界、理想賊拉像的新能源產品,也避免不了會被傷到。

你比如說魏牌藍山,本來就是照著理想 L8 造的。去年剛發布的時候,一個月也能賣個 5 千輛。

但從 9 月開始,一下腰斬到了 2 千,咱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問界 M7 就剛好是那個月發布的。

再比如領克 09 混動版本,去年小改款剛出的時候還有起來的苗頭,但到了 9 月份,很快就又跌回去了。

可以說這是老大、老二正吃飯呢,結果一不小心,把小卡拉米們的飯也一塊吃了。

這個場景,仿佛當年的王老吉和加多寶打架,結果把和其正給打沒了。。。

而對于其他品牌來說,當下的飯碗固然讓人焦慮,但理想、問界的爆款車型帶來的先發優勢,才是更恐怖的。

理想不用多說,冰箱、彩電、大沙發已經是它的大標簽。你只要一提這些,大伙兒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它。

雖然一直有人調侃,但不得不承認,放在家庭出行這個場景,這一套確實是香的,理想的銷量已然說明一切。

而問界那邊,華為也快變成智駕的代言人了。就前兩天吧,他們又推出了使用范圍更廣的 NCA 。

原來 NCA 只是在城市的中心地段可以用,現在號稱是全國都能開,大到城市主干道,小到農村里的馬路都能用智駕。

更讓人頭大的是,這二位還在互相學習對方的長處,抓緊給自己 “ 補短 ” 。

問界 M9 上又是零重力座椅,又是十塊屏的,也是奔著要給大伙兒一個溫暖的家。

而理想也是在瘋狂加碼智駕研發,他們最新的大版本 OTA 5.0 ,最大的提升就是車子的智駕能力。

只能說,在這么瘋狂的攻勢下,現在和問界、理想處于同一價位的車企,以后會更加難受。

前兩年,這市場一片祥和。車企們彼此之間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一起開心掙大錢。

但現在已經有兩位選手狠狠拔刀,剩下這些選手也沒機會嘻嘻哈哈了,要么下場拼刺刀,要么乖乖繳械投降。

顯然,汽車圈的這場淘汰賽會越來越快。

最近一年,已經是前有威馬涼涼,后有高合危機,接下來,肯定還會有軟柿子們挨個出局。再加上還有智駕這樣的技術,更會加劇馬太效應,最后說不定只剩下 3-5 家大的汽車集團。

而我現在最好奇的是,那些正在慢慢下滑的車企了活下去,會掏出什么狠招。

本文來源:差評

差評

網友評論

聚超值•精選

最新內容

360萬!二手綠牌Cybertruck開回家

特斯拉Cybertruck首次在中國出現,掛著天津綠牌上路。這款車已在二手交易平臺上轉讓,價格高達360萬人民幣。作為國內第一臺上牌的特斯拉皮卡,它引起了廣泛關注。然而,由于車頭設計不符合中國行人保護法規定,Cybertruck目前還不能合法上路行駛。盡管如此,在低速下的靈活性和線控轉向技術仍受到車主推崇。

特斯拉Cybertruck | 平行進口
華為、極氪、蔚來圍攻特斯拉Model Y,小米坐山觀虎斗

華為、極氪、蔚來和小米等國產品牌紛紛推出與特斯拉Model Y競爭的純電SUV,它們都主打智能化,車身尺寸相似且售價在22-30萬元。然而,特斯拉仍保持領先地位,在中國市場1-8月累計交付新車28.94萬輛,銷量第一。

特斯拉 |Model Y
特斯拉版“蘿卜快跑”曝光?不像轎車像貨車,網友集體亢奮

特斯拉即將發布的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曝光,引發網友熱議。根據最新曝光的圖片和專利技術,這款車可能具備自動充電和自動清潔等黑科技功能。此外,特斯拉還透露了可旋轉座椅的設計概念,為乘客提供更多舒適性。這款無人駕駛出租車預計在10月10日發布會上亮相,并有望改變智能化領域競爭格局。

特斯拉 | Robotaxi
「看不見摸不著」的NVH,理想的秘密武器

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理想MEGA在NVH靜謐性榜單中奪得第一名,超過邁巴赫S680等頂級豪車。NVH是衡量汽車制造質量的綜合指標,影響用戶聽覺和觸覺感受。理想MEGA通過優化輪胎、車身結構和空調系統等方面,實現了出色的行駛品質和舒適性。與傳統車企不同,理想將NVH作為重點研發項目,并堅持提供安靜、舒適的用車體驗。

NVH | 理想MEGA
工信部出手限制電車能耗,以后的車會更省電嗎?

工信部發布新規,制定了新能源電耗強制標準,將對電車進行“能耗評級”,60%車型過關、30%升級、10%淘汰。這一舉措旨在推動可持續能源轉變,并提高市場競爭力。

新能源車型 | 電耗強制標準
二維碼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