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韩国电影免费观看_好粗好快受不了了|HD中文字幕在线播放,日韩欧美电影在线观看,两根黑粗一起进3p夜夜嗨av,性色av一区太久av19

蘋果“視網膜屏幕”其實是個騙局?

日期:2014-10-07   作者:鳳凰網

        自iPhone 4開始,蘋果標榜了“視網膜屏幕”這個概念。隨后,iPad、MacBook Pro、iMac也紛紛換上了Retina屏幕。在蘋果看來,屏幕細膩度大幅超過Retina級別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因為人眼根本無法分辨其中的區別。而事實果真如此嗎?似乎蘋果在iPhone 6 Plus上已經打了自己的臉:它5.5英寸屏幕的像素密度已然達到401ppi。   

  “視網膜屏幕”是蘋果定義的,也自然被一眾數碼廠商視為“業界標桿”,而實際上這個“標桿”根本達不到人眼視網膜的分辨率極限。

  其實蘋果“視網膜屏幕”是大爺大媽的標準得出這個結論的原因是什么?其實很簡單: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視力。蘋果的“視網膜”是把使用者的視力定義為1.0(美標的20/20)之后制定的,1.0是個什么級別呢?測過視力的朋友估計都不陌生:

蘋果

  視力“1.0”是個什么級別?

  視力最高只能達到1.0的用戶恰好看不清屏幕像素點的屏幕,就是Retina屏幕。而事實上,即使在近視率“爆表”的中國,多數人的視力也肯定超過1.0,眼睛好的甚至能達到2.0。對于這些人來說,眼睛的分辨力理應大于iPhone的326ppi、iPad的264ppi和MacBook Pro的220ppi,而蘋果那個“視網膜”,是給大爺大媽門定義的。

  所以,你在看iPhone的時候,如果覺得字的邊緣比較虛,那就已經說明了你的“視網膜”超過了蘋果的Retina,只是蘋果用ClearType(通過借用次像素來讓字體更平滑)字體掩蓋了那些許像素感。但在像素密度更高的三星S5、HTC One、LG G3上,這些問題都不存在。

  “視網膜”定義不見得符合使用情境

  另一方面,“視網膜屏幕”的說法還是建立在一定的使用距離上的。“當你所拿的東西距離你10-12英寸(約25-30厘米)時,它的分辨率只要達到300ppi以上,你的視網膜就無法分辨出像素點了”,這是蘋果最初對iPhone Retina屏幕的定義。因為iPad、MacBook屏幕的使用距離更遠,因此這個數值也會相應的降低。

  不過,你可以舉起手機試一試,一般情況下屏幕和我們之間的距離不會達到25-30厘米這么遠,而這時候iPhone的326ppi就確確實實的不夠用了。這還不是最嚴重的,你要是湊近了看iPad Air和MacBook Pro,像素感會更明顯。

  因此,“視網膜屏幕”只是蘋果定義的,并不是真正達到了人類的視覺極限。如此一來,其他廠商推出分辨率更高的產品,也便沒有蘋果所認為的那么沒有意義了。至少在iPhone 6 Plus上,蘋果已經打了自己的臉,既然你說300ppi就夠了,那為啥還要整出個401ppi的Retina HD?顯然他們自己也知道屏幕分辨率更高體驗確實會更好。

  那真正的“視網膜”是什么級別呢?有研究表明iPhone的ppi必須超過952才行。當然,這個標準更多的是流于數據,對于大家來說,目前1080p、2K屏幕的手機細膩度基本上都足夠用了。其實,就算是原來的iPhone,用起來也沒啥太大的問題。所以在使用層面,大家大可放心。